关于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的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调解民事纠纷过程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在民事调解过程中,调解书是确认调解协议、保障当事人权益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调解书的有效送达和执行,我国法律对民事调解书的留置送达规定了明确的法律程序。本文旨在分析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的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以指导当事人、调解员和法院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调解书的有效送达和执行。
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的相关规定
1. 留置送达的概念和特点
留置送达,是指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在当事人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将调解书留置在当事人一方或者其指定的人员手中,由当事人自行保存。调解书留置送达具有以下特点:(1)留置送达是调解过程中的一种特殊送达方式;(2)留置送达是在当事人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后进行的;(3)留置送达的目的是确保调解协议的履行;(4)留置送达不适用法律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
2. 留置送达的法律依据
留置送达的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5条:“当事人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应当履行协议。一方不履行协议的,另一方可以留置已经履行完毕或者已经履行部分但未全部履行完毕的调解协议,并有权要求对方履行未履行部分。”该法条明确规定了留置送达的法律依据和适用条件。
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的操作流程
1. 调解过程中达成调解协议
在进行民事调解时,调解员应当充分沟通,尊重当事人意愿,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留置送达的相关规定,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当事人可以就留置送达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留置送达的要求。
2. 制作调解书
在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应当根据调解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调解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调解所涉及的事实、责任、义务、赔偿标准等。调解书一式两份,一份送回当事人,一份存档。
3. 留置送达
关于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的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 图1
调解员在将调解书交付给当事人时,可以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调解员应当将调解书留置在当事人一方或者其指定的人员手中,由当事人自行保存。当事人应当及时履行调解协议,如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另一方可以依法要求履行。
4. 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当事人一方可以提供调解协议的留置送达证明,证明已经履行了调解协议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法院在审查申请强制执行时,应当对留置送达证明进行审查,确认调解协议是否已经履行完毕或者部分履行完毕。
民事调解书留置送达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送达方式,对于保障当事人权益、维护司法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当事人、调解员和法院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调解书的有效送达和执行。通过加强对留置送达的操作流程的掌握,可以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民事诉讼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