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立与成立的区别:概念辨析与操作指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公司设立与成立这一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公司设立,是指公司根据法律规定,通过设立程序,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公司成立,是指公司设立完成后,依法取得法人地位,开始进行独立的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过程。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意义,对公司设立与成立的区别进行辨析,并给出操作指南。
公司设立与成立的区别:概念辨析与操作指南 图1
概念辨析
1. 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的区别
公司设立,是指公司设立过程,即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公司章程制定、股东出资、创立大会召开、公司注册登记等环节。公司设立完成后,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司成立,是指公司设立完成后,依法取得法人地位,开始进行独立的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公司设立登记、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公司开始运营等环节。公司成立后,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与其他法人和自然人进行民事交往。
2. 公司设立与公司注册的区别
公司设立,是指公司设立的过程,包括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公司章程制定、股东出资、创立大会召开、公司注册登记等环节。公司设立完成后,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司注册,是指公司根据法律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过程。公司注册完成后,公司取得法人地位,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但公司设立与公司注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后者是公司取得法人地位的过程。
操作指南
1. 公司设立
(1)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公司在设立前,应当先进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不与已存在的公司名称相同或相似。
(2)公司章程制定:公司设立时,应当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当包括公司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股东出资额、股东权益、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
(3)股东出资:公司设立时,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向公司出资。出资方式可以是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
(4)创立大会召开:公司设立完成后,股东应当召开创立大会,选举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通过公司章程。
(5)公司注册登记:创立大会召开后,股东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公司注册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颁发营业执照。
2. 公司成立
(1)公司注册登记:公司设立完成后,股东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公司注册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颁发营业执照。
(2)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公司注册登记完成后,公司取得法人地位,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公司开始运营: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可以开始进行独立的民事活动,如开展经营业务、对外投资等。
,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公司设立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包括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公司章程制定、股东出资、创立大会召开、公司注册登记等环节。公司成立是公司取得法人地位的过程,包括公司注册登记、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公司开始运营等环节。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正确进行公司设立与成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