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流程图解》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依法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关系的建立、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纠纷。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合同纠纷。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最为严肃、 formal 的方法,对当事人来说,诉讼的程序复杂、成本高昂,耗时耗力。在合同纠纷发生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调解,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法律工作。
为了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示,以便当事人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调解过程。
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概述
《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流程图解》 图1
1. 调解原则
调解是在诉讼程序中进行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其原则包括:
(1)自愿性:调解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申请调解,但调解过程不得影响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2)中立性:调解组织、调解员应当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3)协商性: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达成调解协议。
2. 调解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解,也可以直接协商解决。调解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调解: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调解条件的,接受申请,通知当事人进行调解。
(2)调解准备:调解前,调解员应向当事人说明调解的目的、原则和程序,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参加调解。
(3)调解过程: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引导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4)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签字或者盖章,调解员应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流程图解
(一)申请调解
1. 当事人协商无果,导致合同纠纷。
2.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
3. 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调解条件的,接受申请,通知当事人进行调解。
(二)调解准备
1. 调解员向当事人说明调解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2. 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参加调解。
(三)调解过程
1.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2. 调解员引导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四)调解协议
1. 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签字或者盖章。
2. 调解员应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是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诉讼调解,可以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也能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纠纷诉讼调解程序,以便在纠纷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合同纠纷。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