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收到传票后的调解程序
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在我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多种,其中调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调解程序是指在调解机构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合同纠纷的过程。重点介绍合同纠纷收到传票后的调解程序。
调解程序的启动
(一)调解申请
当一方当事人认为合同纠纷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申请调解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纠纷已经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2. 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具有共识。
3. 申请调解的当事人享有诉讼权利。
(二)人民法院的调解
人民法院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人民法院应当接受调解,并通知当事人双方。人民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可以依据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原则,采用多种方式主持调解。
调解程序的进行
(一)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1. 调解前的沟通。调解员应当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纠纷的事实、原因、证据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为调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收集证据。调解员应当收集与纠纷有关的证据,包括合同、协议、信函、电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二)调解的进行
1. 调解员主持。调解员应当在调解过程中保持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引导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2. 协商达成协议。调解员应当帮助当事人进行协商,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自主权,达成双方当事人满意的协议。
3. 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员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调解协议书应当包含当事人协商达成的主要内容,以及调解员对协议的见证。
调解程序的效力
调解协议书经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协议内容。
合同纠纷收到传票后的调解程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调解程序的进行应当遵循公正、客观、中立的原则,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自主权,达成双方当事人满意的协议。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协议内容。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