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社工招聘启事

作者:爱情谣言 |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是指 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者)招聘中针对家庭暴力领域的职位招聘。社会工作者是在社会机构中从事综合性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和支持。

在家庭暴力领域,社会工作者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 接听和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包括接听受害者求助、到现场进行家暴行为的干预、开展家庭暴力评估和危机干预等。

2. 提供家庭暴力预防: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3. 开展家庭暴力庇护: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临时庇护所,确保他们的安全,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法律等。

4. 进行家庭暴力干预和治疗: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心理治疗、康复辅导等,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5. 开展家庭暴力社会治理:通过政策建议、社会、宣传倡导等,推动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的目的是为了招聘具有专业素养、责任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的和支持。招聘对象主要包括 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者)、心理师、法律专业人才等。

招聘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布招聘信息:招聘机构通过、社交媒体、报纸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告知招聘对象招聘的要求、条件和流程。

2. 收集简历:招聘机构收集应聘者的简历,筛选符合招聘要求的应聘者。

3. 组织面试:招聘机构组织面试,对应聘者进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4. 公布招聘结果:招聘机构公布招聘结果,通知当选者参加培训和入职考核。

5. 入职考核:招聘机构组织入职考核,确保当选者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6. 培训和指导:招聘机构为当选者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家庭暴力社工工作。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招聘对象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应聘者可以通过招聘机构的、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并积极报名参加招聘活动。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启事图1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启事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加强家庭暴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暴力防范、干预和救助能力,社会工作协会决定招聘家庭暴力社工,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对象

本次招聘的家庭暴力社工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招聘对象应为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

招聘职位及人数

本次招聘家庭暴力社工职位10名,具体职位及人数如下: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启事 图2

家庭暴力社工招聘启事 图2

1. A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2. B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3. C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4. D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5. E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6. F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7. G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8. H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9. I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10. J区家庭暴力社工1名。

招聘条件

1. 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并取得相应的或学位证书;

2. 具有2年以上家庭暴力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

3. 熟悉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4. 具备良好的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家庭成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各方进行有效;

5.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工作压力,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

6. 具有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职业证书者优先。

招聘程序

1. 发布招聘启事:通过社会工作协会、等平台发布招聘启事;

2. 报名:有意者可通过社会工作协会或进行报名,报名时需提供个人简历、身份证、证书等相关材料;

3. 资格审核:社会工作协会将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者进入面试环节;

4. 面试:资格审核通过者参加面试,面试形式为面谈或试讲,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能力等;

5. 体检:通过面试者需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进入录用环节;

6. 录用:对通过体检者进行录用,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

薪资待遇

1. 薪资待遇:根据社会工作协会相关规定及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进行确定;

2. 福利待遇:享受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年假、生日礼物等福利待遇。

报名者可通过社会工作协会或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XX月XX日。如有疑问,请社会工作协会。如下:

:XXX-XXXX-XXXX

:XXXX@XXXX.com

:XXX区XXXX街XXXX号

社会工作协会

2022年XX月XX日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