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能否调解?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逃逸的调解问题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当事人对责任判断无争议,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交通事故责任,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交通事故责任,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及时、自愿、合法的原则。调解协议达成后,具有法律效力。
在交通事故中,有的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往往选择逃逸。对于逃逸的当事人,是否可以进行调解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逃逸的当事人,无法进行调解。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就交通事故责任达成的一致意见,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明确的约束力。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协议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
2. 调解协议是交通事故责任的确认,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达成后,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判断无争议,可以申请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交通事故认定,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调解协议的内容进行交通事故认定。
3.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赔偿,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能否调解?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图1
交通事故逃逸的当事人,无法进行调解。调解协议达成后,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