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及书写指南

作者:じ☆ve |

民事诉讼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文件,主要用于当事人之间进行诉讼,请求法院对纠纷作出判决。民事诉讼书模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诉讼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2. 诉讼请求:明确诉讼请求的内容,包括请求法院判决双方当事人承担的责任、赔偿损失的金额等。

3. 事实和理由:阐述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事实经过,以及请求法院作出判决的理由。

4. 证据: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事实和理由。证据应真实、合法、确凿。

5. 审判程序:请求法院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6.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有必要,可以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7. 受理法院:明确请求法院的名称和地址。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民事诉讼书模板:

民事诉讼书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诉讼请求:

1. 被告赔偿原告(具体金额)的损失。

2. 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事实和理由:

(简要陈述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事实经过,并阐述请求法院作出判决的理由)

证据:

(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事实和理由)

审判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求法院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判:(具体列举审判程序)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因(具体原因),我申请审判人员(具体人员姓名)回避。

受理法院:

本案件由(请求法院名称)人民法院审理。

原告:(签名或盖章)

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 民事诉讼书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

2. 尽量提供确凿、可靠的证据,以便法院公正审理。

3. 在诉讼过程中,应遵循法律程序,确保诉讼的合法性。

4. 如有需要,可以请教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

民事诉讼书模板应包含诉讼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审判程序、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和受理法院等内容。在编写民事诉讼书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提供确凿可靠的证据,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诉讼的合法性。

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及书写指南图1

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及书写指南图1

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

(图片无法展示,请击以下查看:https://img02.sogoucdn.com/app/a/sh/20220111/16945168805067.jpg)

民事诉讼书书写指南

民事诉讼书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双方及其他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答辩请求及证据材料等,要求人民法院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一项法律文书。民事诉讼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书写民事诉讼书时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下面为您提供一份民事诉讼书的基本模板及书写指南。

1. 民事诉讼书的基本结构

(1)首部:包括诉讼书编号、案由、当事人基本信息等。

(2)包括诉讼请求、答辩请求、证据材料等。

(3)尾部:包括审慎受理、受理法院名称及案号等。

2. 诉讼请求的内容

诉讼请求是民事诉讼书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

(1)当事人信息: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2)案由:明确诉讼请求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3)诉讼请求:明确诉讼请求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求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解决的问题、要求承担的责任等。

3. 答辩请求的内容

答辩请求是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响应,主要包括以下

(1)答辩人信息:包括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及书写指南 图2

民事诉讼书模板图片示例及书写指南 图2

(2)答辩期限:明确被告提交答辩意见的期限。

(3)答辩意见:明确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意见、反驳观点等。

4. 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是支持诉讼请求、答辩请求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

(1)证据名称:简要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类型等。

(2)证据详细陈述证据的具体内容、证明对象等。

(3)证据目录:列出所有证据材料的名称、页码等。

5. 审慎受理

审慎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收到民事诉讼书后,应对诉讼请求、证据材料等进行认真审查,确保诉讼程序合法、公正进行。

书写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民事诉讼书,保证文书的合法性、有效性。

2.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糊、重复、复杂的句子。

3. 保持文书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各部分内容相互衔接、逻辑清楚。

4. 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避免在民事诉讼书中泄露敏感信息。

5. 书写时应保持规范、庄重的语言风格,体现法律专业人士的形象。

民事诉讼书是民事诉讼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书写民事诉讼书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保证文书的合法性、有效性。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