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申请再审的启动方式及其法律程序
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如对判决或裁定不服,可依法申请再审。本文旨在探讨民事诉讼申请再审的启动方式及其法律程序。
申请再审的启动方式
1. 当事人申请再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认为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 法院主动提起再审
除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外,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主动提起再审。这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况:(1)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2)原判决、裁定已经执行完毕,发现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3)原判决、裁定未发生法律效力,因情况变化,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申请再审的法律程序
1. 递交再审申请
申请再审应向原审法院递交再审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注意,申请再审的时间限制为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向原审法院提出。
2. 审查WRT程序
收到当事人递交的再审申请后,原审法院应当进行WRT( Write of Right)程序。WRT程序是指,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当事人向原审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原审法院在收到申请后6个月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再审的决定。
3. 提起再审程序
如果原审法院同意提起再审程序,法院应当依法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收到通知后,应当参加再审程序。如果当事人不参加再审程序,法院可依法进行独任审理。
4. 再审程序的适用
WRT程序和再审程序的适用,主要取决于原审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处理结果。如果原审法院同意提起WRT程序,但当事人未参加WRT程序,法院可直接提起再审程序。
申请再审的效力
申请再审并不当然导致原判决、裁定被撤销,而是对原判决、裁定的效力进行重新评估。如果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再审判决、裁定可以依法撤销或改变原判决、裁定的内容。
民事诉讼申请再审的启动方式及其法律程序 图1
申请再审的注意事项
1.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明原判决、裁定的确有错误。
2.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遵循法律程序,提交合法的申请材料。
3. 当事人申请再审,不得滥用程序,不得恶意拖延诉讼。
申请再审是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当事人应当了解申请再审的启动方式及其法律程序,并在申请再审时遵循法律程序,提交合法的申请材料。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