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撰写方法|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要点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在提起公诉或自诉刑事案件的附带提出的针对被告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请求。这种诉讼形式既服务于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又为被害方提供了通过诉讼途径寻求经济补偿的法律渠道。
从法律体系上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体现了"刑罚优先,民事补充"的基本原则。当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有权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一百八十一条)。这种制度设计既确保了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被害方的经济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撰写方法|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要点 图1
1. 基本法律规定
- 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
- 民法典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了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 司法解释
- 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原告主体:被害人(包括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被告人近亲属等。
- 被告主体:除直接责任人外,还包括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单位或个人。
- 赔偿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法律文书的撰写要点
1. 文书结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一般包含以下部分:
- 事实与理由:
- 基本案情简述
- 被告行为的违法性分析
- 受害人损失的具体情况(医疗费、误工费等)
- 法律依据:
- 引用相关刑法条文
- 列明具体赔偿项目的计算依据和标准
- 诉讼请求:
- 明确具体的赔偿金额或项目
- 是否申请法院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2. 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证据不足风险
- 解决方案: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应尽量提供充分的医疗费发票、误工证明等材料
- 诉求过高风险
- 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损失提出合理赔偿数额,避免被法院裁定驳回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裁判结果解读
1. 法院裁判要点
- 支持性裁判:
- 被告人确有经济赔付能力
- 受害人遭受的实际损失存在且合理
- 不予采纳情形:
- 证据不足以证明相关损失
- 赔偿请求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 被告人确实无经济赔付能力
2. 执行问题及对策
- 法院执行的难点
- 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
- 附带民事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 权利人保护措施:
- 可向法院申请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保全
- 符合条件时可申请国家司法救助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技巧
1. 证据收集要全面
- 医疗费、交通费等单据要规范整理
- 伤残鉴定报告要及时获取
2. 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 切忌漫天要价,避免被法院裁定不合理
-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赔偿方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撰写方法|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要点 图2
3. 诉讼策略选择
- 当被告人经济能力有限时,可优先主张可期待利益较少的部分
- 注意留存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相关证据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惩罚犯罪、保护被害人权益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撰写此类诉讼请求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相关规定,确保诉求合理合法的提高主张权利的成功率。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建议当事人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