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与要求
在我国,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诉讼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将本已存在的民事诉讼中,增加的一项诉讼请求。附带民事诉讼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本文旨在阐述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与要求,以期为广大学者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出程序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5条的规定,当事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不受起诉期限的限制。但当事人应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因。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手续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当事人需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因、请求及所涉及的事实和证据等。
(2)相关证据材料:当事人应提交与附带民事诉讼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合同、协议、照片、录音、录像等。
(3)身份证明:当事人应提供本人及对方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等。
(4)其他材料:根据案件情况,当事人还应提交其他相关材料,如财产权证明、损害赔偿计算书等。
3.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申请的处理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附带民事诉讼申请后,应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接受附带民事诉讼申请的决定。对于接受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
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与要求 图1
附带民事诉讼的要求
1.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
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原有民事诉讼中,增加的一项诉讼请求。它与正常的民事诉讼有相同的诉讼性质,即解决民事争议。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不受起诉期限的限制。
2.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
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是指当事人提出的与主诉相关的 aitional claim。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金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参照主诉金额确定。
3.附带民事诉讼的证据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提交与主诉相关的证据。证据的种类和数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所需证据的种类确定。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
4.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与正常民事诉讼的程序基本相同。当事人有权参加诉讼,提出辩论和证据,请求法院进行审理。法院应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附带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程序和要求。广大学者和工作者应了解附带民事诉讼的提出程序和要求,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