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与实践探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财产的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在民事诉讼中引发了广泛关注。虚拟财产不仅包括网络游戏中的账号、装备等数字资产,还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以及各类电子钱包中的虚拟资产。这些财产形式虽然无形,但其经济价值却可能高达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从法律行业的视角出发,探讨虚拟财产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保护问题,分析相关案例,并提出实践建议。
虚拟财产的法律界定与保护现状
虚拟财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但当时并未对“虚拟财产”作出具体定义。直到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才首次明确将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根据《民法典》第15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和其他财产权利”,而虚拟财产作为新兴的财产类型,其权利归属和保护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虚拟财产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虚拟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如网络游戏中的稀有装备可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高额经济利益;二是虚拟财产具有可支配性。用户可以通过账号控制或交易的方式对虚拟财产进行处分。三是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对于游戏账号、辅助工具等违法获取的虚拟财产,法院通常不予保护。
以近期备受关注的一起案件为告张三因游戏公司强制注销其价值50万元的游戏账号将被告某游戏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游戏账号属于玩家的合法财产,游戏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删除账号的行为构成侵权,最终判决某游戏公司赔偿张三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68万元。
民事诉讼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与实践探讨 图1
虚拟财产在民事诉讼中的取证困境
虚拟财产作为证据材料参与民事诉讼时,往往面临举证难的问题。由于虚拟财产具有无形性和技术性特点,传统的取证方法难以适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电子证据的可篡改性。虚拟财产的相关信息通常存储于服务器中,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系统故障的影响,导致证据的真实性存疑。在一起比特币失窃案中,犯罪嫌疑人否认实施盗窃行为,声称涉案币钥是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丢失,使得法院难以判断事实真相。
技术门槛较高。虚拟货币的交易数据涉及区块链、数字签名等专业技术知识,普通法官和陪审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能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因一起比特币纠纷案请求安排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
跨境取证障碍突出。虚拟财产往往具有全球流动性特征,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服务器设在海外,导致域外证据调取困难。这使得法院在认定案件事实时面临更多的法律适用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新增了关于电子数据举证规则的规定。根据最新司法解释精神,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虚拟财产的交易记录、登录日志等技术证据,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鉴定。
强化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机制
为应对虚拟财产纠纷案件激增的趋势,法律行业应当建立健全虚拟财产保护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立法体系。建议出台专门的《虚拟财产法》,明确虚拟财产的权利归属、交易规则和侵权责任认定标准。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增加虚拟财产证据规则的内容。
民事诉讼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与实践探讨 图2
(二)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参照动产登记制度,探索建立虚拟财产官方登记机构,要求用户在取得重要虚拟财产后进行备案。这有助于明确权属关系,减少纠纷发生。
(三)加强行业自律。建议互联网企业成立自律联盟,制定行业规范,禁止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查封账号或篡改用户数据等行为。游戏公司、区块链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用户权益保护机制。
(四)提升法官专业能力。法院系统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帮助法官了解虚拟财产的基本特性及相关法律问题。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审理委员会,集中处理虚拟财产纠纷案件。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虚拟财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将持续提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涉及虚拟财产的民事诉讼案件进入法院。法律行业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规则。
针对加密货币等新型虚拟财产形态,《民法典》的兜底条款“其他合乎法律规定保护的财产权益”为其提供了初步的法律依据。但要实现精准规范,还需要相关法律细则的进一步完善。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并鼓励行业组织发布自律标准,共同推动虚拟财产治理体系的深化。
加强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不仅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行业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虚拟财产保护制度建设,为数字时代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