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名词及其实质解析
正序
附带民事诉讼,又称附带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因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而依法承担的与刑事诉讼附带进行的民事诉讼。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可以附带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打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必要对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相关名词及其实质进行深入探讨。
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名词及其含义
1. 刑事诉讼:指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审判的一种司法程序。刑事诉讼的主要任务是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保障被害人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2. 民事诉讼:指国家审判机关在民事案件中,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进行审判的一种司法程序。民事诉讼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附带民事诉讼: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因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而依法承担的与刑事诉讼附带进行的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旨在通过打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刑事与民事诉讼的有机结合。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因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而依法承担的与刑事诉讼附带进行的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共同进行,即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进行民事诉讼的审判。
5. 民事附带刑事诉讼:指在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进行,即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进行民事诉讼的审判。在民事附带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并行不悖,分别进行。
附带民事诉讼名词及其实质解析 图1
附带民事诉讼实质解析
1.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由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应提供与刑事诉讼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存在、侵权人、被侵权人、损害事实等证据材料。
2.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提起、受理、审理、执行等环节。与刑事诉讼程序相分离,独立进行。
3. 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共同进行的结果。刑事判决主要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民事判决主要对民事侵权责任进行判定。在同一判决书中,可以作出刑事判决和民事判决。
4. 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与刑事诉讼的执行相分离,由各自独立的执行机关进行。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顺序先民后刑;对于民事附带刑事诉讼,执行顺序先刑后民。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打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相关名词及其含义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运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法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确保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公开。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