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订)》代替。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民事诉讼法》,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是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具体制度和实施程序的补充和完善,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重要依据。
总则
《解释》总则规定了《解释》的适用范围、目的、依据、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解释》适用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ribbon course other organizations之间的民事纠纷。在法律、法规规定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本解释可以对民事诉讼的程序问题和解释问题作具体规定。
诉讼参加人
1. 当事人
根据《解释》章第二条规定,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因民事义务关系的发生而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人数众多的,可以推选代表进行诉讼。代表应当符合诉讼参加人的条件。
2. 法定代理人
根据《解释》章第六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为使其参加诉讼,应当提出书面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被授权人的姓名、委托期限、诉讼请求和放弃诉讼的意思。
3. 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根据《解释》章第六条规定,被授权人代为诉讼时,被授权人为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被授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也可以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诉讼时效
1. 一般诉讼时效
根据《解释》第四条规定,普通程序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特殊诉讼时效
根据《解释》第四条规定,以下诉讼时效期间不受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性规定;
(2)当事人之间的约定;
(3)voie告的期限;
(4)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间。
期间计算
1. 年、月、日期间
根据《解释》第五条规定,期间以时为单位计算,期间开始时为中午,不计算夜间的。有业务要求的,按照业务要求的时区计算。
2. 期间的一日
根据《解释》第五条规定,期间的一日为应当履行义务的日期,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
其他规定
1. 适用特殊程序
根据《解释》第三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本解释的规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特殊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2. 涉外案件
根据《解释》第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本解释的规定,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
3. 外国审判机关的判决、裁定
根据《解释》第四十三条规定,外国审判机关的判决、裁定,涉及我国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承认和执行。
4. 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根据《解释》章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chart规定,当事人可以援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版)》 图1
附则
1. 法律、法规授权人民法院适用本解释
法律、法规授权人民法院适用本解释,人民法院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本解释。
2. 本解释的效力
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