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民事调解书可以起诉吗?法院如何判断》
民事诉讼是我国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是一种常见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书是调解过程中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用以记录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对于调解书,当事人是否可以起诉呢?法院又该如何判断呢?从法律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调解书的法律地位
《不服民事调解书可以起诉吗?法院如何判断》 图1
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调解协议。
不服调解书可以起诉吗
对于调解书,当事人一般不可以直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经审查,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书,人民法院不得支持:
(一)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调解书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调解书的内容虚假、严重失实的;
(四)调解书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在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当事人申请撤回调解书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后,可以撤回调解书。但是,已经履行或者部分履行调解协议,造成当事人损害的,当事人请求撤回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拒绝。
当事人对调解书提出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审查。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符合条件的调解书,应当依法作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决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审查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再审程序。
法院如何判断
法院在审查调解书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调解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院会对调解书的内容进行审查,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调解书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法院通常不会对其进行否定。
(二)调解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法院会对调解书的内容进行审查,查看其是否真实、准确。如果调解书的内容不真实、不准确,那么法院通常会对其进行否定。
(三)调解书是否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院会对调解书的内容进行审查,查看其是否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调解书的内容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法院通常会对其进行否定。
对于不服民事调解书是否可以起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调解书提出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审查。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符合条件的调解书,应当依法作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决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审查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再审程序。在法院审查调解书时,主要从调解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调解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调解书是否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判断。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