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进行流程与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时,由特定的机构对争议双方进行调解、仲裁,并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公正性、高效性、及时性等特点。介绍劳动仲裁的进行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的进行流程
1. 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申请应当由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加班记录、调岗通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等。
劳动仲裁的进行流程与相关法律规定 图1
2. 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代表组成。
3. 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包括仲裁、调解、裁决等环节。
(1)仲裁
仲裁是劳动仲裁的核心环节。仲裁员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指定,可以是劳动法律专家、劳动争议调解员、律师等。仲裁员应当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2)调解
调解是在仲裁之前,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也可以自动履行协议。
(3)裁决
裁决是劳动仲裁的最终结果。裁决书应当由仲裁员签名并盖章。裁决书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
4. 劳动仲裁的期间
劳动仲裁的期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书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代表组成。仲裁员应当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办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劳动仲裁的进行流程包括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劳动仲裁的程序、劳动仲裁的期间等。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