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劳动仲裁委员会主持下,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用以解决民事工伤纠纷。该协议书主要涉及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和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责任。
民事工伤纠纷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损害,从而引发的民事纠纷。在我国,职工的劳动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用人单位有义务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保障职工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当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损害时,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之间需要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以达成维护职工权益、减轻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目的。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损害赔偿、医疗费用、误工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方面的赔偿,以及用人单位在协议达成后应承担的其他相关责任。协议书还应包含协议达成的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协议内容等细节。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仲裁委员会主持达成,具有法律效力;二是由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达成,具有协商一致、自愿性的特点;三是协议内容具体明确,具有实际操作性。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是用人单位和工会或职工代表为解决民事工伤纠纷而达成的一种协议,旨在保护职工的劳动权益,促进双方和谐稳定,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现就双方当事人发生的民事工伤纠纷(以下简称“争议”)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双方遵守。
争议的基本情况
1. 甲方:________
地址: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
:________
乙方:________
地址:________
民事工伤纠纷调解协议书 图2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
:________
2. 争议发生时间为:________
3. 争议涉及事实及理由:________
争议的调解过程
1. 双方当事人于____年__月__日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2. 调解人员:________
3. 调解方式:调解人员以双方当事人平等地位进行协商,充分表达各自意愿,互相倾听意见,达成一致,形成调解协议。
协议内容
1. 甲方应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时间、金额等事项,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具体支付方式、金额、时间等事项以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为准。
2. 乙方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应遵守安全规定,注意劳动安全。如因乙方原因导致伤害或死亡,甲方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乙方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甲方报告,并按照甲方要求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甲方应给予乙方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4. 乙方在治疗终结后,应按照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方式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如鉴定结果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甲方应依法支付伤残津贴。
5. 甲方应根据乙方伤残等级,按照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标准,向乙方支付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6. 乙方在收到伤残赔偿金后,应按照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方式进行劳动能力恢复训练。
7. 双方当事人应遵守本协议的约定,如有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协议的效力
1. 本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 本协议如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补充。
甲方(盖章):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
代表(或签字):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月__日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协议内容应以双方当事人实际协商结果为准,并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