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审查受理指南: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劳动仲裁审查是劳动仲裁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劳动仲裁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当事人在劳动仲裁审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相关法律规定不熟悉、不知道如护自身权益等。本文旨在通过对劳动仲裁审查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梳理,为当事人提供一份劳动仲裁审查受理指南,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审查的概念及特点
1. 劳动仲裁审查的概念
劳动仲裁审查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对劳动争议的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劳动仲裁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正确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劳动仲裁审查的特点
(1)劳动仲裁审查是一种行政监督活动,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公正性。
(2)劳动仲裁审查是劳动仲裁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动仲裁的合法性、正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3)劳动仲裁审查 free of charge,即劳动仲裁审查不收取任何费用。
劳动仲裁审查的程序及要求
1. 劳动仲裁审查的程序
(1)申请劳动仲裁审查:当事人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劳动仲裁决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审查。
(2)劳动仲裁审查的申请: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仲裁裁决书、证据材料等。
(3)劳动仲裁审查的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4)劳动仲裁审查的审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在60日内作出劳动仲裁审查决定。劳动仲裁审查决定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之日起生效。
2. 劳动仲裁审查的要求
(1)当事人应提供与劳动仲裁审查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仲裁裁决书、证据材料等。
(2)当事人应按照劳动仲裁审查的要求,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
(3)当事人应配合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审查,如提供虚假材料、不配合审查等,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劳动仲裁审查的法律规定及效力
1. 劳动仲裁审查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仲裁决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审查。
2. 劳动仲裁审查的法律效力
(1)劳动仲裁审查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2)劳动仲裁审查决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仲裁审查决定只是对劳动仲裁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审查受理指南: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图1
劳动仲裁审查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劳动仲裁审查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劳动仲裁审查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正确性,从而使劳动仲裁审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