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如何撤销:相关法律规定与程序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在我国,仲裁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仲裁调解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认为调解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仲裁庭申请撤销调解。仲裁调解如何撤销呢?相关法律规定与程序又是怎样的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仲裁审理。超过六个月的,仲裁庭可以撤销仲裁审理。”自仲裁庭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如果当事人未对仲裁审理结果提出异议,仲裁庭即可依法作出仲裁裁决。但是,自仲裁庭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庭撤销仲裁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这一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相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程序
(一)申请撤销仲裁审理
当事人对仲裁庭作出的调解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调解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仲裁庭申请撤销。申请撤销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 仲裁调解书;
2. 申请撤销仲裁的书面理由;
3. 相关证据材料。
仲裁庭在收到申请撤销仲裁的书面理由及相关证据材料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决定。仲裁庭作出撤销仲裁的決定,应当有书面通知。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庭作出的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申请撤销裁决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 仲裁裁决书;
仲裁调解如何撤销:相关法律规定与程序 图1
2.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书面理由;
3. 相关证据材料;
4.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决定书。
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书面理由及相关证据材料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决定。人民法院作出撤销裁决的決定,应当有书面通知。
注意事项
1. 申请撤销仲裁审理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超过六个月的,仲裁庭可以撤销仲裁审理。
2.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
3. 在申请撤销仲裁审理或撤销仲裁裁决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便人民法院或仲裁庭作出正确的决定。
4. 申请撤销仲裁审理或撤销仲裁裁决的费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仲裁调解撤销是仲裁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申请撤销仲裁审理或仲裁裁决。在申请撤销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便人民法院或仲裁庭作出正确的决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