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撰写规范与实用模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村民、城市居民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民事纠纷也随之增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各地社区村委纷纷设立了民事调解室,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由于调解记录的撰写不规范,导致调解协议难以执行,甚至产生纠纷。制定一套规范的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对于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撰写规范
1. 调解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客观地反映调解过程。
2. 调解记录应当详细记录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调解过程、调解结果等。
3. 调解记录应当由调解员、当事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4. 调解记录应当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实用模板
(一)基本信息
1. 当事人姓名:(姓名)
2. 性别:(性别)
3. 年龄:(年龄)
《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撰写规范与实用模板》 图1
4. 住址:(住址)
5. :()
(二)调解过程
1. 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争议?(是/否)
2. 争议事实和理由:
(1)事实经过:(简要描述争议发生的过程)
(2)争议焦点:(明确争议的核心问题)
(3)当事人双方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分别记录当事人双方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
(三)调解结果
1. 调解协议的主要(概括调解协议的主要内容)
2. 调解协议的签署:(记录当事人双方签署调解协议的时间和地点)
3. 调解员签名:(签名)
(四)其他事项
1. 是否需要通知其他当事人参加调解?(是/否)
2. 有无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如有,请记录:(简要描述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
规范社区村委民事调解记录,有利于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社区村委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范撰写调解记录,确保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调解员应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调解技巧,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公正的调解服务。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