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责任承担与新法律规定解析

作者:ぁ風の沙ǒ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应运而生。这部法律首次从国家层面系统性地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了全链条、全方位规制,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新诈骗法中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需承担的民事后果。在反诈法中,民事责任主要涉及赔偿损失和返还不当利益等方面。根据反诈法第三十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为其犯罪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具体而言,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责任承担与新法律规定解析 图1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责任承担与新法律规定解析 图1

1. 财产损害赔偿:行为人需返还其非法占有的财物;

2. 精神损害赔偿: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应予以赔偿;

3. 信用修复责任:部分行为可能需要承担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责任。

区别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更强调填补受害人的损失,注重公平与合则。

新诈骗法的主要法律突破

1. 明确界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

反诈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支付结算、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将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大幅降低了入罪门槛,严厉打击了为诈骗犯罪提供支持的行为。

2. 强化金融机构责任

反诈法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和异常交易监测机制,对明显疑似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资金流转必须及时采取拦截措施。如果因未尽到审查义务导致资金损失的,相关机构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针对近年来猖獗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反诈法增设了专门条款,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违法者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李某使用某定位App对前女友进行跟踪定位并骗取钱财一案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责任承担与新法律规定解析 图2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责任承担与新法律规定解析 图2

- 案情简介:李某通过伪装身份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诱导其下载"恋爱软件"实则为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工具。随后以技术故障需支付维护费为由诈骗受害人财物共计5万元。

- 法律责任分析:

- 民事责任:李某需退还全部赃款,并赔偿因此造成的利息损失;

- 刑事责任:构成诈骗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其他责任:承担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二:张某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洗钱服务案

- 案情简介:张某利用其控制的多家空壳公司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资金,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

- 法律责任分析:

- 民事责任:需退赔全部违法所得;

- 刑事责任:涉嫌帮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实践中面临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1. 证据收集难度大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技术性,导致取证困难。对此,司法机关需加强电子数据取证能力建设,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2. 法律适用不统一

不同地区法院对同一罪名的量刑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统一裁判尺度。

3. 受害人举证难

许多受害人在遭受诈骗后,由于缺乏保存证据意识或证据易被销毁,在提起民事诉讼时面临困难。对此,应完善相关证据规则,降低受害人举证门槛。

企业合规建议

1.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网络信息内容审核机制和资金流转监控机制,避免为诈骗犯罪提供可乘之机。

2. 加强员工法律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反诈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员法治意识,降低触法风险。

3. 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反诈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配套法规和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将更加严密。在实践中,需要公检法机关、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防范与治理相结合的打击体系。

理解并准确适用新诈骗法中的民事责任规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还应进一步经验,推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织密织牢反诈防护网。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