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应对策略与法律规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侵权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给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现象,分析应对策略与法律规定,以期为网络信息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应对策略
1. 权利人维权策略
权利人对于网络发布信息侵权行为,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具体而言,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维权策略:
(1)发送律师函:在发现侵权行为后,权利人可以先通过发送律师函的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内容,并赔偿损失。发送律师函是权利人采取维权行为的步,有利于遏制侵权行为。
(2)提起诉讼:当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后,如果对方在接到律师函后仍未采取措施停止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3)申请行政执法:权利人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执法,请求行政机关对侵权人进行处罚。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应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侵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制止。
2. 侵权人自律策略
(1)合法取得权利人授权:在发布信息时,侵权人应尽最大努力确保所发布的信息是经过权利人授权的。这有利于避免侵权行为,减少纠纷的发生。
(2)遵守权利人许可协议:如果侵权人获得权利人许可,应当严格遵守许可协议中关于信息发布的相关条款。
(3)提高自身知识产权意识:侵权人应当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了解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法律责任,从而在发布信息时自觉避免侵权行为。
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网络信息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网络发布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下为有关法律规定的
1.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作品。
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对其软件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任何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软件作品。
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的应对策略与法律规定 图1
3. 《网络信息保护条例》规定:网络信息提供者应当依法保护用户的信息权益,不得滥用用户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用户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用户个人信息。
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现象日益严重,给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应对这一现象,权利人应积极维权,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侵权人应自律,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侵权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发布信息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也是解决网络发布信息侵权现象的重要途径。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