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还是诉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
人们值为各种纷争所困,争议解决途径何种为宜,往往成为困扰争议解决者的难题。我国《仲裁法》及《民事诉讼法》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系列的争议解决方式,其中仲裁与诉讼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对于当事人而言,如何根据自身争议的性质、特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争议解决的效果及成本。有必要对仲裁与诉讼这两种争议解决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当事人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和选择依据。
仲裁概述
仲裁,是指在纠纷发生时,由当事人双方协议,选定仲裁机构,由该机构根据双方协议的内容,对纠纷进行独立、公正的裁决的活动。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仲裁还是诉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 图1
1. 仲裁的独立性。仲裁机构独立于当事人,不受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影响,能够公正地作出裁决。
2. 仲裁的公正性。仲裁机构在裁决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证裁决的公正性。
3. 仲裁的灵活性。仲裁程序简便灵活,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和争议的性质,灵活选择仲裁协议及裁决。
4. 仲裁的保密性。仲裁过程中,仲裁机构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及隐私权益予以充分保护。
诉讼概述
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作出判决的活动。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 人民法院的公正性。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以法律为准绳,保证案件公正审理。
2. 人民法院的公开性。人民法院的审判程序公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人民法院的严肃性。诉讼程序严谨,保证案件得到认真审理。
4. 人民法院的易控性。当事人对诉讼过程及结果有较高的可控性。
仲裁与诉讼的比较
1. 争议解决性质的差异。仲裁解决为替代性解决,即在仲裁裁决作出前,当事人仍可选择诉讼解决争议。而诉讼解决为排他性解决,即一旦提起诉讼,当事人便需将争议提交给法院,无法再行仲裁。
2. 程序上的差异。仲裁程序相对简便,诉讼程序较为繁琐。仲裁程序灵活,可以根据当事人意愿及争议性质选择仲裁协议及裁决;诉讼程序则需遵循《民事诉讼法》的的规定,相对较为固定。
3. 成本上的差异。仲裁费用相对较低,包括仲裁费、律师费等,诉讼费用则随着案件规模的大小而增加,包括诉讼费、律师费等。
4. 效果上的差异。仲裁裁决的效力相当于法院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而诉讼结果的效力则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法院判决仅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
1. 明确争议性质。当事人应在争议发生时,根据争议的性质,明确是否适合采用仲裁或诉讼解决。对于涉及民商事纠纷的争议,一般而言,更适合采用仲裁解决。而对于涉及人身权、知识产权等涉及公共利益的争议,则更适合采用诉讼解决。
2. 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当事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如当事人具备充足的财力及时间,选择诉讼可能更为经济高效;如当事人对争议解决要求保密或 quick-dispute,则更适合选择仲裁。
3. 权衡仲裁与诉讼的优势。当事人应在充分了解仲裁与诉讼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争议的性质、特点,作出明智的选择。
4. 专业人士。当事人可以律师、仲裁机构等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及实践经验,为自己选择适合争议解决提供参考。
仲裁与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各有其特点与优势。当事人应根据自身争议的性质、特点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通过正确的选择,有助于实现争议解决的效率与公正,降低争议解决的成本。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