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审民事调解书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一审民事调解书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人民法院制作并发给双方的法律文件。在我国,民事调解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对于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制作一份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调解书,对于提高调解效果、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制作一审民事调解书的基本格式与要求,以期为当事人提供指导和帮助。
民事调解书的基本格式
民事调解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格式:
1. 书名:民事调解书
2. 制作人和日期:调解书制作人为调解员,制作时间为调解协议达成的时间。
3. 调解双方当事人:包括原告(甲方)和被告(乙方),并注明其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
4. 调解经过:简要介绍调解的过程,包括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过程、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等。
5. 调解协议:根据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列出协议的具体内容,包括权利义务关系、责任承担、损害赔偿、其他事项等。
6. 调解结果:对调解协议进行概括,并注明调解员、调解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制作一审民事调解书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图1
7. 附件:如有其他相关证据,可以作为附件附在调解书中。
8. 页数和编号:调解书应当有明确的页数和编号,以便于当事人查阅和保存。
民事调解书的基本要求
1. 真实性:民事调解书应当真实反映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得有任何虚假陈述。当事人应当在调解书中真实签名或者盖章。
2. 合法性:民事调解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策。调解协议内容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
3. 明确性:民事调解书应当明确、具体地列出调解协议的内容,避免模糊不清或者过于简单。对于涉及财产权益的调解协议,应当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责任承担、损害赔偿等具体内容。
4. 合法程序:民事调解书应当遵循法定程序制作,包括调解程序、签名程序等。调解员应当在调解过程中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调解协议的合法性。
5. 保护当事人权益:民事调解书应当注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避免调解过程中出现对当事人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对于涉及敏感或者特殊情况的调解协议,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
6. 规范格式:民事调解书应当采用统一的格式,以便于当事人查阅和保存。调解书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表述。
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注意事项
1. 调解员的选择: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能够公正、客观地处理调解事务。调解员的选择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确定,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
2. 调解协议的达成:调解协议应当由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经调解员确认。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员应当将调解书交給当事人,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3. 调解书的保存:调解书制作完成后,应当由调解员和当事人保存。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调解书,以便于查阅和备份。
4. 调解书的履行:调解书制作完成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调解协议。
制作一份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调解书,对于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调解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达成真实、合法的调解协议,并妥善保管调解书。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和保护当事人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