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指导调解书撤:探究撤回撤诉及调解书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中,诉讼撤回与调解书撤回是两个重要环节。适当地运用这两个环节,对于促进纠纷解决、提高审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撤回撤诉及调解书撤回的相关法律规定往往较为复杂,容易引起当事人及律师的困惑。有鉴于此,对撤回撤诉及调解书撤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撤回撤诉的相关法律规定
1. 撤回撤诉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撤回已提起的诉讼。撤回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提起诉讼时,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2)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动放弃或者放弃部分诉讼请求;(3)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或者诉讼请求的数量、内容没有提出书面要求;(4)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诉讼的申请,并符合人民法院的要求。
2. 撤回撤诉的程序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诉讼的申请时,应当提交书面申请,载明放弃诉讼的原因及具体内容。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撤回条件的,应当准许撤回诉讼;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驳回。
撤回调解书的相关法律规定
1. 撤回调解书的原因
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要求撤回已达成的调解书。撤回调解书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当事人之间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2)当事人认为调解过程中的信息不准确或者存在误导;(3)当事人认为调解过程不符合法律规定;(4)其他原因导致当事人对调解书没有信心。
2. 撤回调解书的程序
当事人要求撤回调解书,应当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调解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撤回条件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准许撤回调解书;不符合条件的,调解委员会应当予以驳回。
撤回撤诉与调解书撤回的法律效果
1. 对诉讼的影响
撤回撤诉后,原诉讼请求、诉讼财产、诉讼时效等均消灭。当事人可以重新提起诉讼,但必须符合诉讼时效的规定。撤回诉讼的当事人不得因此获得诉讼费用的减免。
2. 对调解书的影响
撤回调解书后,原调解书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应当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如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调解委员会在撤回调解书后,不再对原调解书进行履行。
民事审判指导调解书撤:探究撤回撤诉及调解书的相关法律规定 图1
撤回撤诉及调解书撤回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环节。适当地运用这两个环节,有利于促进纠纷解决、提高审判效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撤回撤诉及调解书撤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较为复杂,容易引起当事人及律师的困惑。有必要对撤回撤诉及调解书撤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