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探究法律依据与程序要求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合同被履行完毕,其法律效力便自然消失。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仍然是有必要的。探究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的法律依据与程序要求。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条规定:“合同被履行完毕后,合同终止。但是,当事人可以约定排除。”因此,在合同被履行完毕后,如无特殊约定,合同便自然终止。但是,如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则可以请求撤销该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主张撤销合同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并向其提交必要的文件。”因此,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必须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并提交必要的文件。
程序要求
1. 提起撤销请求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6条规定:“撤销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丧失撤销权之日起行使撤销权。”因此,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必须在丧失撤销权之日起3个月内行使。丧失撤销权的时间,以合同被履行完毕的时间为准。
2. 提起撤销请求的地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7条规定:“撤销权人应当向合同履行地或者合同指定的履行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请求。”因此,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必须向合同履行地或者合同指定的履行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
3. 提起撤销请求所需的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主张撤销合同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并向其提交以下文件:(一)合同;(二)丧失撤销权的证明;(三)其他证据。”因此,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必须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交合同、丧失撤销权的证明以及其他证据。
请求撤销履行完毕后的合同,必须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在丧失撤销权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并提交必要的文件。如无特殊约定,合同被履行完毕后,如无丧失撤销权,则合同终止。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