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法律规定的判断与处理
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法律规定的判断与处理 图1
婚内出轨现象日益增多,已成为婚姻家庭领域的一大争议焦点。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婚内出轨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渐放松,但随之而来的财产分割问题却愈发棘手。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的判断与处理方法,以期为相关当事人提供参考。
法律规定及解释
1. 法律规定
我国《婚姻法》第78条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该法条,婚内出轨所得的财产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涉及财产分割时,应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进行处理。
2. 法律规定解释
《婚姻法》第78条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从该规定中婚内出轨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参与财产分割。
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的判断与处理
1. 判断
判断婚内出轨是否导致财产分割,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是否存在婚姻关系。判断婚内出轨是否导致财产分割,需确认是否存在婚姻关系。若不存在婚姻关系,则双方所涉及的财产分割问题不受法律保护。
(2)出轨方是否具有过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轨方是否有过错,是判断财产分割的重要因素。若出轨方存在重大过错,如虐待、家暴等,另一方可依法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
(3)共同财产是否受到损害。婚内出轨可能导致共同财产受到损害,如对方因出轨行为导致家庭破裂、经济困难等。另一方可依法要求财产分割。
2. 处理
在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的处理上,我国法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损害赔偿。若出轨方存在过错,另一方在离婚时可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的金额应根据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
(2)财产分割。在婚内出轨导致共同财产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双方可协商一致,达成财产分割协议。协议的内容应合法、合理,并符合法律规定。如协议内容不合法、不合理,另一方可请求法院判决财产分割。
(3)夫妻财产特别规定。在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时,还需注意夫妻财产的特别规定。如夫妻双方约定财产、夫妻双方约定放弃财产、夫妻一方放弃财产等,均应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婚内出轨导致财产分割的问题涉及法律规定的判断与处理。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根据法律规定、夫妻财产特别规定以及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婚内出轨行为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以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