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起诉书范文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是公民或法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书。从法律实务角度出发,详细解析侵犯肖像权起诉书的撰写要点、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为需要提起诉讼的读者提供专业指导。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范文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1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是指权利人在其肖像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五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肖像权是自然人对其形象的专有权,未经权利人同意,他人不得实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起诉书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撰写侵犯肖像权起诉书的基本流程
在正式撰写起诉书之前,当事人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 明确被告的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地等);
2. 收集侵权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社交媒体截图等);
3. 计算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的法律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提起侵犯肖像权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1. 权利客体:肖像权受侵害。
肖像权是自然人依法对自己的形象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制作、使用、公开等权利。任何未经同意的利用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
2. 侵权行为:
(1)以丑化、污损等方式损害肖像权;
(2)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 likeness(用于商业广告、产品包装等);
(3)制作、使用、公开毁损、侮辱、泄露、传播他人面部特征及重要corporeal features(身体形象)。
3. 主观过错:
侵权人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侵犯他人肖像权,仍然实施相关行为。
4. 损害后果:
(1)直接损失:如经济损失、误工费等;
(2)间接损失:如精神痛苦、社会评价降低等。
5. 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起诉书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1. 明确标明“民事起诉状”。
2. 原告诉讼信息:
- 姓名或名称;
- 身份证号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为企业);
- 地址、;
3. 被告诉讼信息:
- 姓名或名称;
- 身份证号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为企业);
- 地址、;
4.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肖像权的行为;
(2)赔偿经济损失(具体金额);
(3)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金额);
(4)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5. 事实与理由:
- 详细描述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方式等);
- 列举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社交媒体截图等);
- 分析被告的行为如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6. 法律依据:
主要引用以下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五条:肖像权的保护范围;
- 千零一十八条: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承担;
- 千一百六十五条:侵权责任一般规定。
7. 证据清单:
列出所有提交法院的证据材料,包括名称、数量和证明目的。
8. 签名与日期:
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
常见问题解答
1. 问:肖像权仅指面部形象吗?
答:肖像权不仅限于面部特征,还包括人的整体corporeal features(身体形象)。未经许可拍摄和使用全身照片也可能构成侵权。
2. 问:网络环境下如权?
答:对于网络平台传播的侵犯肖像权行为,可以要求平台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并可一并追究直接侵权人和平台的责任。
3. 问:未造成经济损失是否还能起诉?
答:即使未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但精神损害抚慰金仍是合理诉求范围内的内容。
4. 问:如何计算赔偿金额?
答:赔偿金额可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以及维权合理支出综合确定。必要时可申请法院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模板(仅供参考,具体请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修改)
民事起诉状
侵犯肖像权起诉书范文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2
原告:XXX,性别XX,XXXX年X月X日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住XXXX。
被告:XXX,性别XX,XXXX年X月X日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住XXXX。
诉讼请求:
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肖像权的行为;
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XXXX元;
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XXXX元;
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XX年X月X日,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使用原告的照片(具体描述侵权行为),并用于(具体用途,如商业广告、营利活动等)。该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证据清单:
1. 原告照片原始文件;
2. 被告侵权行为截图;
3. 相关经济损失证明材料。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签名)
XXXX年X月X日
撰写侵犯肖像权起诉书是一项法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议在正式提起诉讼前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确保文书符合法律规定并具备充分的证明力。在收集证据时也要注意方法合法合规,避免因取证不当影响诉讼效果。希望本文能为相关权利人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7号);
3. 相关司法案例检索与分析。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