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的肖像权条款|如何合理约定员工肖像权的使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工肖像(包括照片、视频等视觉形象)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广泛地应用于线上招聘、企业培训、品牌推广等多个场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肖像权条款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员工的合法权益。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阐述。
劳动合同中的肖像权条款?
在劳动合同中设置肖像权条款,是指用人单位为了特定工作需求,与员工就其个人形象的使用达成协议的过程。这种条款通常会明确以下
1. 肖像使用的范围和目的
劳动合同中的肖像权条款|如何合理约定员工肖像权的使用 图1
2. 员工授权的具体内容
3. 使用期限的界定
4. 终止或终止后的肖像处理方式
某科技公司与员工张三签署的劳动合同中可能包含如下条款:"乙方(张三)同意甲方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使用其个人形象,用于公司内部培训资料、企业宣传册等非营利性用途;若用于商业用途,则需另行征得乙方书面同意。"
肖像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员工对其肖像权的绝对拥有权。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也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这一规定间接体现了对员工肖像权的保护。
如何合理撰写肖像权条款?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合规原则:任何关于肖像权的条款都必须符合《民法典》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2. 明确授权范围:应当详细列出肖像使用的具体场景,避免模糊表述。
3. 保护员工权益:企业在获得员工肖像使用权的不得超出约定用途使用,更不能用于商业牟利。
4. 可协商性原则:条款内容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个典型的肖像权条款可以这样撰写:
"乙方(员工)同意甲方(用人单位)在下列范围内使用其个人形象:
1. 公司内部培训材料制作;
劳动合同中的肖像权条款|如何合理约定员工肖像权的使用 图2
2. 企业、等宣传;
3. 内部表彰活动展示;
如需超出上述范围使用,甲方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征得乙方同意。"
肖像权条款的注意事项
企业在设计肖像权条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商业用途:未经员工许可,企业不得将其肖像用于商业广告或其他营利性活动。
2. 终止条款的设计:劳动合同解除后,企业的肖像使用权限也应当相应终止。条款中应明确约定肖像的后续处理方式。
3. 隐私保护义务:企业在存储和使用员工肖像时,必须严格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防止信息泄露。
违反肖像权条款的法律后果
如果企业不当使用员工肖像,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 民事责任:赔偿员工因此遭受的损失;
2. 行政处罚:主管机关可以对企业进行罚款等行政处罚;
3. 责任追究: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
某教育培训未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肖像权条款,直接将员工形象用于商业广告。结果引发多名员工起诉,最终该被判高额赔偿。这个案例警示我们,企业在设计劳动合必须充分考虑肖像权问题。
与建议
企业在制定和修订劳动合应当高度重视肖像权条款的设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专项法律顾问团队,确保条款合法合规;
2. 定期对员工进行权益保护培训,提升法律意识;
3. 制定统一的肖像使用规范,并纳入员工手册。
合理的肖像权条款既能保障企业的正当需求,又能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一环。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