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撰写指南|肖像权保护法律实务解析

作者:久等你归 |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是指权利人或其授权代表在发现他人未经许可使用自己肖像时,依法向侵权方发出的正式通知文件。该文件旨在明确指出侵权事实,要求侵权方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法律性质上看,告知书属于民事权利主张的重要凭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权利主张性:明确表明权利人对自身肖像权的所有,并行使维权请求权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撰写指南|肖像权保护法律实务解析 图1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撰写指南|肖像权保护法律实务解析 图1

2. 法定程序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3. 事实指向性:详细列举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和证据

告知书的法律依据与意义

(一)法律依据

1. 《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肖像权属于民事权益,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2. 《民法典》千零一十九条:明确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3. 相关司法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

(二)法律意义

1. 维护合法权益:通过告知书的形式,正式行使肖像权请求权

2. 固定证据:为后续诉讼或协商提供重要证据支持

3. 促进争议解决:向侵权方施加压力,推动自行整改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构成要素

(一)送达对象

1. 明确写明侵权方名称或个人姓名

2. 确定送达地址和方式(如、快递邮寄等)

(二)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

1. 时间:明确指出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节点

2. 地点:具体描述侵权行为发生的场所

3. 事实:详细列举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使用权利人照片用于商业宣传

制作权利人形象用于产品包装

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权利人肖像等

(三)证据和法律依据

1. 佐证材料:

权利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撰写指南|肖像权保护法律实务解析 图2

侵犯肖像权告知书的撰写指南|肖像权保护法律实务解析 图2

侵权行为的证据材料(如截图、照片等)

2. 法律条文引用:

明确指出违反的具体法条规定

(四)法律责任和权利主张

1. 停止侵害:要求立即除或撤回相关侵权内容

2. 赔礼道歉:在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要求公开道歉

3. 赔偿损失:包括实际损害和合理维权支出

送达方式与回执保留

(一)送达方式

1. 当面交付:由权利人或授权律师直接 handed over

2. 公证送达:通过公证机构进行送达,确保证据效力

3. EMS邮寄:采用邮政特快专递,保留寄送凭证

4. 电子送达:通过发送,并要求对方确认 receipt

(二)送达回执

1. 办理签收手续,取得书面回执

2. 保存所有送达证据材料,以备法律程序使用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一)内容合规性

1. 确保告知书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避免言辞过激或违法内容

(二)送达程序规范

1. 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确保送达方式合法有效

(三)证据收集全面

1. 保存所有沟通过程和材料,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常见问题解答

(一)Q:告知书是否必须经过律师?

A:非必需,但由专业法律人士协助更有利于保障权益和提高效力

(二)Q:送达后侵权方未回应怎么办?

A:可进一步采取诉讼或其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三)Q:如何确保告知书的法律效力?

A:建议通过公证或正式邮寄等方式送达,并保存所有证据材料

案例分析与实战指导

案例背景

权利人小美发现某医美机构在其宣传网页中使用自己的术前照片,用于推广其美容服务。该行为未经小美许可,并且在小美的社交账号上引发了。

法律操作指引

1. 收集证据:截图、网址链接等证明材料

2. 确定侵权事实和损害后果

3. 制作并送达告知书,要求对方停止使用并赔偿损失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肖像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一份规范详尽的侵犯肖像权告知书不仅能够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后续法律程序中的重要证据。权利人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扞卫自身的民事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