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告知书的法律规范与实务操作指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个人肖像的使用场景日益广泛。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网站,还是新闻媒体发布,肖像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在实务操作中,由于涉及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如何合法合规地使用他人肖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肖像权告知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其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是个人行使肖像权的重要凭证,也是防止肖像被滥用的有效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肖像权告知书”及其撰写规范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实务案例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
肖像权告知书?
肖像权告知书是指自然人对其肖像的制作、使用和公开事项作出明确授权或声明的法律文件。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主要用以表明权利人对自己肖像的处置意愿,并对相关行为设界条件。
肖像权告知书的法律规范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1
(一)肖像权的基本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二)肖像权告知书的性质与功能
1. 法律声明作用:明确权利人对自身肖像的合法权利,并表明其授权或禁止他人使用的态度。
2. 风险防范功能:通过书面形式固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避免因肖像使用引发的纠纷。
3. 合规凭证作用:在商业活动中(如广告推广、产品包装等),肖像权告知书可作为企业合法使用的证明文件。
肖像权告知书的法律规范
撰写肖像权告知书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具体场景设定合理的权利边界。以下将从内容构成和注意事项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告知书的基本结构
1. 明确文本文书的性质,“肖像权授权声明”或“肖像使用告知书”。
2.
身份声明:说明权利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并确认其合法拥有相关肖像的权利。
具体事项:明确授权的范围(如商业用途、非营利用途等)及限制条件。可以规定“本授权仅限于次活动使用,未经另行通知不得用于其他场合”。
权利保留条款:声明即使授权他人使用肖像,权利人仍保留对肖像的所有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如改编权、复制权等)。
3. 签署部分:
签字或盖章:权利人需在告知书上签字并捺印,以示法律效力。
日期和份数:明确签署的具体时间和文件份数。
(二)注意事项
1. 合法合规性要求:肖像权告知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2. 意思表示真实:
权利人的授权必须基于真实的意愿表达,不得受到胁迫或误导。
告知书的文字表述应清晰明确,避免歧义。
3. 权利限制条款的设置:
对肖像使用的时间、地点、用途等事项作出具体限定。“仅限于次活动”“仅用于非营利性宣传”等。
设置终止条件,如授权期限届满或权利人收回授权时,相关肖像的使用应立即停止。
肖像权告知书的实务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肖像权告知书的形式和内容会因具体场景而异。以下结合几种常见应用场景,提出具体的撰写建议。
(一)商业用途中的肖像权告知书
1. 模特经纪公司与签约艺人:
在艺人经纪合同中,通常会就肖像使用范围作出详细规定,并制作专门的肖像权授权书。
建议在告知书中明确“肖像使用权仅限于商业推广活动”等内容。
2. 广告拍摄场景:
模特或参演人员需签署肖像权知情同意书,明确其肖像将被用于广告宣传,并对使用范围作出限制。“本授权不包括出售肖像版权”。
(二)新闻报道中的肖像权告知书
1. 新闻人物肖像的使用:
在拍摄或引用他人照片时,新闻单位应事先取得当事人的书面同意。
告知书中应明确“仅用于新闻报道”“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等条款。
2. 隐私权与肖像权的平衡:
对于涉及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需特别注意肖像权与隐私权的边界问题。“不得以丑化或其他方式损害权利人的形象”。
(三)网络平台中的肖像使用
1. 用户上传个人信息场景:
平台应与用户签署专门的肖像权告知书,明确用户对其上传内容享有排他性权利。
建议加入“未经许可不得将用户信息用于商业用途”的条款。
2. 网络直播与短视频领域:
主播或其他参与者需签署肖像权授权协议,就相关肖像的使用范围作出说明。“同意平台在推广活动中使用本人形象”。
肖像权告知书的经典案例分析
以下通过两个经典案例,进一步阐明肖像权告知书的实际应用价值。
案例一:未经许可使用名人肖像构成侵权
公司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了一位知名艺人的照片,但未获得任何授权。法院认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分析与启示:
本案表明,即使名人形象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也构成侵权。
对企业而言,在制作宣传材料时,必须取得相关权利人出具的肖像权授权书。
案例二:模糊表述引发法律纠纷
杂志社在拍摄一组照片后,仅与模特口头约定“用于时尚杂志”,但未签署书面协议。后来双方因费用支付问题发生争议,杂志社主张其有权无限期使用相关照片,而模特则要求收回肖像权。
分析与启示:
本案暴露了实务中告知书制作不规范的问题。
建议在告知书中明确授权期限、使用范围及终止条件等事项,以降低法律风险。
肖像权告知书的法律规范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肖像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肖像权告知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不仅能够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各方主体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场景定制合理的告知书内容。建议在正式签署前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个人权益的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