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管理与法律保护-权利人应该如何处理

作者:of |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个人肖像信息被广泛采集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个人照片分享,到商业广告中的形象代言,再到公共安全领域的 facial recognition 技术应用,肖像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管理和保护自己的肖像权成为一个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法律角度出发,详细分析肖像权的基本概念、常见侵权行为及应对策略。

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面部形象所享有的专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肖像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具有专属性和不可转让性。权利人对其肖像享有制作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1. 制作权:权利人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采集自己的面部形象;

肖像权管理与法律保护-权利人应该如何处理 图1

肖像权管理与法律保护-权利人应该如何处理 图1

2. 使用权:权利人有权决定肖像用于何种场合;

3. 收益权:通过肖像的商业使用获得经济利益;

肖像权管理与法律保护-权利人应该如何处理 图2

肖像权管理与法律保护-权利人应该如何处理 图2

4. 处分权:决定是否转让肖像使用权。

常见侵权行为及处理方式

在现实中,最常见的肖像权侵犯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 未经许可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用途

案例:某商家未经张三许可,在其广告中使用了张三的照片。

处理方式: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使用,并主张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这种行为属于民事侵权。

2. 网络上的肖像传播

案例:李四的私密照片被某社交平台发布。

处理方式:权利人可以要求删除相关内容,并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根据《民法典》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这可能侵犯个人信息权和肖像权。

3. 恶意丑化或歪曲肖像

案例:某娱乐新闻将王五的照片进行恶搞处理。

处理方式:权利人可以主张名誉权和肖像权受损,并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权利人的维权途径

面对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权利人主要有以下几种维权方式:

1. 协商解决

权利人可以直接与侵权方进行沟通,要求停止使用并赔偿损失。

案例:赵六发现某商家擅自使用其照片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2. 行政投诉

向相关监管部门(如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查处侵权行为。

适用场景:主要针对广告类的肖像使用侵权。

3. 司法诉讼

当协商无果时,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钱某发现其照片被用于某APP宣传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胜诉并获得赔偿。

如何行使和管理肖像权?

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谨慎授权

在授权他人使用肖像时,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使用范围和期限。

建议请专业律师参与合同审查。

2. 注意留存证据

收集所有涉及肖像使用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文件、合同文本等。

这些证据在维权时将发挥重要作用。

3. 定期检查网络信息

定期搜索自己的名字和照片,查看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使用情况。

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措施。

特殊情形下的肖像权保护

1. 未成年人的肖像权

根据相关法律,未成年人同样享有肖像权。但其行使需要由监护人代为进行。

案例:某教育机构未经未成年学生家长同意使用其照片作为招生广告。

2. 公共人物的肖像权

公共人物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可能需要让渡一部分肖像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肖像权。

案例:某政府官员发现其工作照被用于商业用途后提起诉讼。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肖像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边界,并在必要时采取合法途径维护权益。通过合理的授权管理和及时的侵权应对,我们可以在享受数字便利的有效保护个人形象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