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肖像权: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做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肖像权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肖像权的含义及保护范围
1. 肖像权的含义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公民有权决定自己肖像的使用和再现,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自己的肖像。
2. 肖像权的保护范围
我国《民法典》对肖像权保护范围的规定较为广泛。自然人的肖像权包括了对肖像的再现权,即公民有权决定自己肖像的使用和再现。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使用权,即公民有权使用自己的肖像进行个人使用或其他合法用途。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即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权受到侵犯的表现及类型
1. 肖像权受到侵犯的表现
肖像权受到侵犯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保护肖像权: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做 图1
(1)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使用,如广告、商业活动等。
(2)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公开其肖像,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3)恶意毁损、滥用公民肖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或肖像权。
2. 肖像权受到侵犯的类型
肖像权受到侵犯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使用。
(2)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公开其肖像,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3)恶意毁损、滥用公民肖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或肖像权。
肖像权受到侵犯时的侵权责任
1. 侵权行为的认定
在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时,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否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是否存在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使用、公开其肖像或恶意毁损、滥用其肖像的行为。
(3)侵权行为是否会导致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2. 侵权责任的承担
肖像权受到侵犯时,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具体承担方式可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及受害人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肖像权受到侵犯时的维权途径
1. 协商处理
在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应尝试通过协商处理。双方可以就侵权行为达成和解,如赔偿金额、道歉方式等。协商处理可以节省诉讼成本,避免公开审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 诉讼处理
如协商无果,自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肖像权是自然人对自己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肖像权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自然人可以通过协商处理或诉讼处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大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