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篡改病历,引发医疗纠纷:如何保障患者权益?》
医者,救死扶伤之良医也;医者,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之服务。在医患关系中,有时会出现矛盾与纠纷,其中医疗纠纷之根源,往往在于医者之失职、误诊或故意篡改病历等行为。是以,保障患者权益,已成为我国医疗领域關注的重點之一。
本文將從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保障患者权益:一是病历的重要性,二是医者篡改病历之法律后果,三是以患者为主体的权益保障措施,四是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与保障患者权益。
病历的重要性
病历,是医者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治疗过程、用药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记录,也是医疗纠纷发生时,作为证据的重要依据。我国《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自己的病历。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查阅病历的条件。”可见,病历对于患者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疗纠纷中,患者常常因无法提供有效的病历证据,而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病历的客观、真实、完整,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生篡改病历,引发医疗纠纷:如何保障患者权益?》 图1
医者篡改病历之法律后果
医者篡改病历,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医疗信誉与秩序。根据我国《刑法》第347条规定:“故意篡改病历,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医者篡改病历,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扩大与升级。在医疗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等过程中,篡改病历的行为,往往被视为医者对患者权益的侵犯,并可能导致医者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以患者为主体的权益保障措施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医疗行业管理、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
1.加强医疗行业管理
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医疗行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对违规行为予以查处,以维护医疗行业的秩序和稳定。
2.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我国设有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法院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为患者提供快捷、公正、权威的纠纷解决途径。
3.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责任保险,是一种以医疗风险为保障,由保险公司承担医疗事故损失的制度。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以依法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保障自身权益。
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与保障患者权益
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的核心,是患者权益的保障。提高医疗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医疗人员培训
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完善医疗设备与技术
及时更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3.加强医疗管理
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保障患者权益,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者,应当以患者为中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诚信行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患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就医,维护自身权益。二者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