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导致患者身体损害或死亡的事件。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对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以及促进医学伦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重点介绍2016年更新的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主要内容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纠纷的认定。医疗纠纷的认定是指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是否成立进行调查、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医疗纠纷的认定一般由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处理委员会负责。
2.医疗纠纷的协商。医疗纠纷的协商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协商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协商成功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签署协议书。
3.医疗纠纷的调解。医疗纠纷的调解是指在医疗纠纷处理委员会或者消费者的协调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对话、沟通等方式达成共识,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调解成功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签署调解协议书。
4.医疗纠纷的诉讼。医疗纠纷的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医疗纠纷的诉讼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
1.医疗纠纷的认定。医疗纠纷的认定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认果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图1
2.医疗纠纷的协商。医疗纠纷的协商应当遵循诚信、互利的原则。协商达成的一致意见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3.医疗纠纷的调解。医疗纠纷的调解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调解达成的一致意见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4.医疗纠纷的诉讼。医疗纠纷的诉讼应当遵循法律、公正、公开的原则。诉讼文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适用于全国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的医疗制度等医疗机构。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实施时间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前已按照原规定处理的医疗纠纷,可以按照原规定继续处理。
2016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效率、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实施,将有助于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学伦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