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实例分析

作者:女郎 |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因医疗行为、药品、医疗器械等原因导致的患者损害事件。医疗纠纷的处理对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和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对医疗纠纷的处理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结合实例,对医疗纠纷处理流程进行分析。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1.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或其家属应立即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并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协商要求。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实例分析 图1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实例分析 图1

2. 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医疗纠纷协商要求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协商。协商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充分听取患者或其家属的意见,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3.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医疗机构应将医疗纠纷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报告后 15 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调查。

4. 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应当自调查结束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向医疗机构或患者或其家属作出。医疗机构或患者或其家属对调查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调查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

5. 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决定。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决定前,应当听取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意见。

6. 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或其家属通报处理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实例分析

实例1: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使用不当的药品导致损害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使用了一种名为“头孢克肟”的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经调查,患者在使用头孢克肟前并未接受过相关药物过敏测试,且医生在处方上未注明用药禁忌。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

实例2: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手术导致损害

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不当,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且术后护理不当。

实例3: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损害

患者在医疗机构使用了一种名为“罗红霉素”的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经调查,罗红霉素质量不合格,存在标签错误和质量问题。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对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和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充分听取患者或其家属的意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应将医疗纠纷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进行调查,并作出决定。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及时向患者或其家属通报处理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