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规定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者医疗机构以外的场所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因人身损害或者健康受损而导致的患者权益受损或者侵害的事件。医疗纠纷的处理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包括管辖问题。对于医疗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定。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医疗纠纷案件数量较多。为了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管辖问题,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医疗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管辖原则
《规定》规定,医疗纠纷案件的管辖原则是“患者就诊地原则”。即医疗纠纷案件应当由患者就诊地人民法院管辖。就诊地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检查、治疗、康复期间所在地点,或者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所在地。
管辖范围
《规定》明确了医疗纠纷案件的管辖范围。医疗纠纷案件包括以下情形:
(一)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
(二)患者在医疗机构外接受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
(三)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或者医疗机构以外的场所接受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
管辖地的确定
《规定》规定,医疗纠纷案件的管辖地应当根据患者的就诊地或者医疗机构所在地确定。患者就诊地的确定,以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检查、治疗、康复期间所在地点为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指医疗机构注册地或者主要营业地。
特殊情况下管辖的确定
《规定》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管辖的确定。,在跨区域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活动开始地或者活动结束地人民法院管辖。在跨行业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活动所在行业的主管部门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其他规定
关于医疗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规定 图1
《规定》还规定了一些其他的规定。,医疗纠纷案件应当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涉及医疗机构外部赔偿责任,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确定赔偿责任;医疗纠纷案件中涉及患者追责,患者已经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代表患者进行追责等。
医疗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规定,是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