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作者:Red |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如何准确界定责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法律角度出发,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的具体内容、认定原则以及应对策略。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并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核心在于证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是否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图1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图1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原告需要证明被告(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并且该过错导致了其损害结果的发生。

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主要法律依据

1.《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核心法律依据之一。第五十四条至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十四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确急需用血,来不及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医院可以决定破例使用血液制品……

第五十七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患者有特殊体质或者特定疾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存在发生坏死等严重后果的可能时,仍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行政法规。其对医疗事故的概念、分级标准以及责任认定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费用,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医疗费:按照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药品价格以及因治疗损伤而购置的残疾人用具费用计算;

护理费:参照当地雇护工的标准计算;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计算。

3.《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从职业操守角度对医务人员提出的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包括:

第七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十八条: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防止因自己的过错导致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

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实践原则

1. 过错认定:基于合理注意义务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判断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了合理的诊疗义务是关键。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合理性标准:人民法院在判定是否存在过错时,通常会参考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品和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技术规范,来判断医生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特殊情形下的注意义务:对于急诊、危重患者等特殊情况,法院通常会给予一定的宽容度,只要医务人员未出现重大过失,就不应当苛责其承担全部责任。

2. 因果关系的判定

因果关系是医疗纠纷责任认定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只有当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近因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采用“近因原则”来判定因果关系。即如果医疗行为是导致患者损害的直接原因,则应当认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中间因素介入:如果患者的损害结果是由多个因素引发,且存在种独立于医疗行为之外的因素(如患者自身疾病发展),则需要判定该医疗行为在总损害中所占的比例。

3. 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免除与减轻

在些特殊情况下,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可以主张减免赔偿责任:

患者自甘冒险:如果患者在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主动要求接受种高风险治疗,则可以适当减轻医疗机构的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对于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导致的医疗损害,医疗机构通常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关键证据

1. 书证

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

患者的检查报告单、诊断证明

手术记录和知情同意书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图2

医疗纠纷责任坚定不移|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图2

药物使用记录

医院内部质量控制文件

2. 物证

损坏的医疗设备

受损的药品或制剂

患者的残具(如假肢、矫形器)

3. 证人证言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知情同意书签署见证人

同类案件专家意见

4. 鉴论

医学鉴定意见书

法医鉴定报告

司法实践中的特殊考量因素

1. “同步录音录像”规则

在司法实践中,“同步录音录像”已成为证明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的重要证据。如果医院存在安装监控设备的情况,且该设备记录了诊疗过程的关键环节,则法院会将此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依据。

2.专家辅助人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聘请医学专家作为辅助人参加诉讼活动,从专业角度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分析和评判。

与建议

医疗纠纷责任认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既需要充分的法律依据,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患者而言,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接受医疗服务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对于医疗机构,则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风险。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认定机制也将不断改进,以更好地平衡患者权益保护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