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行为、医疗设备、医疗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引发的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纠纷。医疗纠纷的解决对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医疗资源有限,医疗纠纷的处理压力巨大。制定一部科学合理、操作规范的医疗纠纷调解手册对于提高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是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指导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手册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目录、背景和目的、相关法律法规、调解程序和调解结果的履行、附则。
目录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目录
背景和目的
相关法律法规
调解程序
调解结果的履行
附则
背景和目的
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是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资源的紧张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这给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本手册旨在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为调解工作人员提供指导性意见,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相关法律法规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的制定和实施,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该办法详细规定了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调解结果的履行和医疗纠纷的承担等内容,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损害赔偿的标准和承担责任的方式等内容,为医疗纠纷的侵权责任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使和投诉处理等内容,为患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4. 《甘肃省医疗纠纷调解办法》。该办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调解结果的履行和医疗纠纷的承担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提供了地方性法规依据。
调解程序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明确了医疗纠纷调解的基本程序,包括调解申请、调解准备、调解实施、调解终结和调解结果的执行等内容。
1. 调解申请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 图1
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或者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供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医疗记录、照片、视频等。
2. 调解准备
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进行调解准备,包括:
(1)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培训,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
(2)了解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3)制定调解方案,明确调解的目标、原则、方式、时间等内容。
3. 调解实施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平等、公正、公开地进行调解;
(2)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充分了解医疗纠纷的事实和相关证据;
(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方案,进行公正、合理的调解。
4. 调解终结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调解员在调解终结后,应当将调解协议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的,调解员可以终止调解。
5. 调解结果的执行
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医疗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协议内容,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患者和其近亲属也应当配合医疗机构,共同维护医疗秩序。
《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希望《甘肃医疗纠纷调解手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