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最新修改: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内容

作者:女郎 |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是指对我国《著作权法》进行的一次重要修订,旨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保护作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次修改是在著作权法次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自2010年2月26日起实施。

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增加规定著作权保护期限。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个人作品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统一调整为作者生前及其死后五十年(直至死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止)。

2. 增加规定著作权的使用权。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增加了著作权的使用权规定,包括合理使用、权利保留、权利再许可等。这将为作者和权利人在使用他人作品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和传播。

3. 明确公共领域概念。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即作品在作者生前及死后五十年内,除法律、法规、决议、决定等国家机关的公文以及新闻报道和通讯报道外,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公共领域的作品可以自由使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

4. 增加著作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 databases、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创新成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5. 加强著作权执法和司法保护。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了著作权执法的职责和执法程序,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著作权纠纷的司法保护水平,为作者和权利人提供了更加公正、快速的纠纷解决途径。

6. 增加著作权奖励和保护机制。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奖励和保护机制,包括著作权奖金、著作权集体管理、著作权保护ism等。这有助于提高著作权创造的热情,促进社会对著作权保护的关注。

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是一部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重要法律修订,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保护作者和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著作权法》最新修改: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内容图1

《著作权法》最新修改: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内容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自1990年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修改。2010年2月26日,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著作权法自1990年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本文旨在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的内容,以期为著作权领域的从业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第几次修改及其背景

本次修改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进行的,旨在适应国际著作权法的发展趋势,加强我国著作权法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在国际著作权领域的地位。修改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环境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间的知识产权合作日益紧密,而我国在加入WTO时,也需要调整和完善国内著作权法,使之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2.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著作权保护在促进创新、激励创造、保护作者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修改内容

1. 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修改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原来保护期限的起算由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修改为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对于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等人身权保护期限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规定如下:

(1)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等人身权保护期限为 life of the author 50年。

(2)如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从其规定。

2. 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修改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

(1)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

(2)故意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如提供侵权作品的存储、传输、等服务。

(3)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

3. 关于著作权的使用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合理使用。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前提下,使用作品:用于教育、科研、新闻报道、评论、研究、法律诉讼等特定用途,不影响正常使用作品,不损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等。

(2)引用。在引用他人作品时,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方式使用。

《著作权法》最新修改: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内容 图2

《著作权法》最新修改:全面解析第几次修改内容 图2

4.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了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方式,包括:

(1)独占许可。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以独占方式使用作品,并规定许可使用的范围、时间等事项。

(2)非独占许可。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非独占方式使用作品,并规定非独占许可使用的范围、时间等事项。

(3)排他性许可。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排他方式使用作品,并规定排他性许可使用的范围、时间等事项。

5. 关于著作权转让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转让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著作权转让应当由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继承人申请登记,登记机构应当向著作权人交付著作权转让证明。

(2)著作权转让不得影响原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3)著作权转让不妨碍原作品的使用。

本次《著作权法》的修改,对于提高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推动我国著作权法的现代化,促进我国在国际著作权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激发创作热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