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与解释

作者:纯纯的记忆 |

著作权,即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他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为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和主体

1. 适用范围

《著作权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2. 主体

《著作权法》适用于下列主体:

(1)作者:是指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其他组织。

(2)著作权人:是指拥有著作权并享有相应权利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权包括以下几种

1. 权利内容

著作权主要包括以下权利:

(1)复制权:即复制作品的权利,包括制作复制件以及发行复制件。

(2)发行权:即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向公众作品的权利。

(3)出租权:即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作品给他人使用的权利。

(4)展览权:即公开展示作品,使公众能够观赏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进行作品表演,使公众能够观看的权利。

(6)放映权:即公开播放作品,使公众能够观看的权利。

(7)广播权:即通过无线广播或者电视广播向公众传播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使公众能够获得作品完整内容或者部分内容的权利。

(9)摄制权:即制作作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 map 等的权利。

(10)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内容、形式或者表达方式的权利。

(11)翻译权:即翻译作品并使之成为另一种语言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几部作品合并为一部作品,或者将一部作品改编为另一部作品的权利。

(13)其他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2. 权利限制

《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了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在创作作品时,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2)不侵犯他人商标权、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在创作作品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标权、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

(3)不得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等权利:在创作作品时,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等权利。

著作权的使用

1. 使用规定

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的使用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

2. 使用范围

著作权人的作品可以用于以下范围:

(1)商业用途:著作权人可以授权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2)非商业用途:除商业用途外,著作权人还可以授权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

3. 使用方式

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应当尊重著作权利,按照著作权人的意愿使用。

著作权侵权行为

1. 侵权行为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作品。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制作、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改编、翻译、汇编作品。

(3)侵犯著作权人的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等权利。

(4)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 侵权责任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著作权保护期限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及其死后五十年(直至死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止)。在保护期限内,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许可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与解释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与解释 图1

著作权许可使用费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许可给他人使用,他人支付给著作权人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我国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只有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才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