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劳动仲裁程序解析:如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程序解析:如护自身权益
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终止,是劳动法律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法律事务。在劳动关系的产生、变更、终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纠纷。当劳动纠纷发生时,如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劳动者都需要掌握的法律技能。围绕单位劳动仲裁程序展开解析,帮助劳动者了解劳动仲裁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概述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方式。劳动仲裁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2)劳动仲裁是独立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第三方仲裁;(3)劳动仲裁实行一裁终决原则。
单位劳动仲裁程序解析:如护自身权益 图1
劳动仲裁程序
1. 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
劳动仲裁申请的期限,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逾期不起诉,仲裁委员会将作出终局裁决。
2. 劳动仲裁机构
劳动仲裁机构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工会共同设立。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审查劳动争议申请,并作出裁决。
3. 劳动仲裁申请的程序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申请仲裁的事项、理由和证据材料。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 劳动仲裁的审查
劳动仲裁委员会审查劳动争议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申请仲裁的事项是否符合法定范围、申请是否超过期限、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
5. 劳动仲裁的裁决
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应当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双方应当履行裁决内容。
如护自身权益
1. 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只有 timely申请,才能在劳动仲裁时效内维护自身权益,一旦超过时效,仲裁委员会将不再受理。
2. 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
劳动仲裁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工会共同设立,在选择劳动仲裁机构时,应当考虑到劳动关系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地位等因素,选择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的仲裁机构。
3. 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证据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应当收集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加班记录、调岗通知等,以便劳动仲裁委员会能够了解劳动争议的事实真相。
4. 遵守劳动仲裁的程序规定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仲裁的程序规定,如按时参加劳动仲裁庭审、提交书面申请等。如果不遵守劳动仲裁的程序规定,可能会影响劳动仲裁的结果。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方式,了解劳动仲裁程序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遵守劳动仲裁的程序规定,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