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
诈骗行为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财产损失,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刑法规定了诈骗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重点探讨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
诈骗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还规定了其他诈骗犯罪行为的相关处罚,如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金融票证、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依照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依照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二)多次诈骗公私财物的;(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
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规定
(一)诈骗犯罪行为的民事责任
诈骗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财产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如涉及损害赔偿,应当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二)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标准
1. 实际损失额的确定。实际损失额是指诈骗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在判断实际损失额时,应当以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损失为依据,排除犯罪行为所导致的间接损失。
2. 赔偿范围的界定。诈骗案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主要包括直接物质损失、间接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失是指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损失,间接物质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而导致的其他财产损失,如利息损失、汇率损失等。精神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精神损害。
3. 赔偿比例的确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赔偿责任人的赔偿金额,应当根据实际损失额、赔偿责任人的经济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
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程序
(一)民事诉讼程序
1. 提起诉讼。受害者在遭受诈骗行为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逾期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递交诉讼材料。受害者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材料,包括诈骗案的犯罪事实、证据材料、赔偿请求书等。
3.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收到诉讼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
(二)刑事诉讼程序
1. 提起刑事诉讼。受害者在遭受诈骗行为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
2. 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调查。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收到刑事诉讼案件后,应当进行调查。如调查结果证实犯罪行为,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应当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法院。
3.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收到案件后,应当进行审理。如 Found guilty,判决如下:
“关于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 图1
(1)处的刑罚,并依法没收或者追缴犯罪所得;
(2)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应当赔偿的财产,应当依法追缴或者追讨;
(3)对犯罪分子依法没收财产,可以依法禁止从事相关职业。
诈骗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