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有效解决纠纷的实用工具
民事调解书范文2018
概念与定义
民事调解书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共识,解决民事争议的书面协议。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体现了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的意愿,也是法院对纠纷处理结果的证明。民事调解书范文2018旨在规范民事调解书的内容、结构和程序,确保调解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结构与内容
1.民事调解书
2.调解书编号:日期 案件编号
3.调解双方当事人:包括甲方(原告或申请人)和乙方(被告或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4.调解请求:明确当事人对纠纷的处理请求,包括诉请、请求金额等。
5.事实和理由:对纠纷产生的原因、事实和证据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法院了解案情,判断当事人请求是否合理。
6.调解过程:介绍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协商内容,包括调解人员、调解时间、地点等。
7.调解结果:明确当事人达成的一致意见和承诺,包括赔偿金额、履行义务等具体内容。
8.日期与签名:调解书制作日期和双方当事人签名。
程序与效力
1.程序:民事调解书制作应当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包括调解申请、调解通知、调解 hearing、调解书制作等。
2.效力:民事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注意事项
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有效解决纠纷的实用工具 图2
1.调解书应当由当事人自愿签订,避免强制或诱导。
2.调解书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避免虚假陈述或遗漏。
3.调解书制作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和时间,否则可能无效。
4.当事人可以放弃调解,但放弃后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调解书制作完成后,当事人应将调解书送达对方当事人,以便双方履行。
民事调解书范文2018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充分沟通、协商,达成共识,避免纠纷升级,维护社会和谐。
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有效解决纠纷的实用工具图1
民事调解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由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相较于诉讼,民事调解具有成本低、程序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以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纠纷,从而为当事人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
民事调解书的基本原则
1. 自愿性原则
民事调解书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因此,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由当事人自愿、真实、明确地表达。调解员只是协助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左右当事人的意愿。
2. 合法性原则
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违法操作。
3. 公正性原则
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公正、合理,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客观。
民事调解书的效力
1. 法律效力
民事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 约束力
调解协议的内容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调解协议的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不遵守调解协议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
民事调解书的制作要求
1. 调解协议的内容
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包括争议的焦点、争议的解决方式、责任承担等内容。调解协议的内容还必须真实、合法,不得有任何虚假、违法的情况。
2. 调解协议的形式
调解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制成,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调解协议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
3. 调解协议的日期
调解协议的日期是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一般为调解员签署调解协议后的第三天。
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
以下是一则2018年民事调解书范文:
纠纷背景
2017年,被告张三向原告李四借款人民币10万元,双方约定于2018年1月31日前归还。,截至2018年1月31日,被告张三仅归还了5万元,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因此,原告李四向被告张三提出诉讼,要求被告张三归还剩余的5万元。
调解过程
2018年1月10日,原告李四和被告张三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同意由被告张三于2018年1月31日前还清剩余的5万元。,双方还同意放弃诉讼,由被告张三向原告李四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
调解协议内容
1. 被告张三于2018年1月31日前还清剩余的5万元。
2. 被告张三向原告李四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
3. 双方放弃诉讼,由被告张三向原告李四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
调解协议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0条的规定,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种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既节省了诉讼的时间和费用,也避免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