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书能否撤诉:调解书撤诉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民事调解书撤诉:调解书撤诉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调解书撤诉的规定
民事调解书能否撤诉:调解书撤诉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图1
调解书是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旦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调解书效力,调解书就具有了法律约束力。但是,在调解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认为调解书的内容不符合其期望,可以在调解书生效后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撤回已经提交的诉讼请求或者放弃已经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但是,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不能撤回。”因此,在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放弃调解书中的请求或者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可以撤回已经提交的诉讼请求或者放弃已经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
调解书撤诉的操作流程
1. 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调解书撤诉,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时,应当提供调解书一份,并说明放弃调解书的原因。如果人民法院接受了当事人的撤诉申请,则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
2. 人民法院审查撤诉申请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撤诉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则可以准予撤诉。如果不符合条件,则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
3. 撤诉效力
如果人民法院准予撤诉,则调解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再可以向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书中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中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撤诉后的法律后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撤诉,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放弃调解书中的请求或者申请财产保全措施。如果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不能撤回。如果当事人放弃调解书中的请求,则调解书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依据调解书向对方当事人请求履行。
以上就是民事调解书撤诉的相关规定与操作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