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劳动仲裁程序全方位解析: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在发生争议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方式。对公司劳动仲裁程序进行全方位解析,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提起
劳动仲裁的提起,必须由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接受仲裁的决定。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主体
劳动仲裁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接到劳动者提出的仲裁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答辩。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
劳动仲裁申请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超过1年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但是,如果特殊情况需要申请时间,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决定。
(三)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公司劳动仲裁程序全方位解析: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图1
1. 仲裁申请书,包括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当事人的身份证明等。
2. 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关系的证据、工资单、工历证明等。
3. 仲裁费用的支付证明。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是否接受仲裁的决定。
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分为仲裁庭审理和裁决执行两个阶段。
(一)仲裁庭审理
1. 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劳动仲裁员组成,其中1名是劳动仲裁员,2名是劳动法律顾问。
2.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包括当事人陈述、质证、辩论、模拟审判等环节。
3. 裁决的作出
仲裁庭审理终结后,应当依法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裁决结果等。
(二)裁决的执行
1. 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自裁决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裁决书生效。用人单位应当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
2. 不履行裁决的后果
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的期间的计算
劳动仲裁期间,包括仲裁庭审理期限和裁决书生效期限。
(一)仲裁庭审理期限
仲裁庭审理期限为60日。自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仲裁委员会未能作出裁决的,可以审理期限15日。
(二)裁决书生效期限
自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裁决书生效。用人单位应当自裁决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
劳动仲裁的 fees
劳动仲裁费由当事人承担。劳动仲裁费按照劳动争议金额的1%计算,但是,劳动仲裁费最高不超过人民币5000元。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进行劳动仲裁时,应当注意申请劳动仲裁的主体、时间、程序和费用等问题。只有按照规定进行劳动仲裁,才能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