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工资仲裁时效:请求支付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是,对于拖欠工资的时效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问题,需要通过法律依据和程序来进行明确。从法律依据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法律依据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双倍工资仲裁时效问题,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百二十条的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权利,超过六个月的,视为权利人放弃权利。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可以视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劳动者在规定的时效内未行使权利的,视为放弃权利,丧失了追讨双倍工资的权利。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程序
1. 申请仲裁
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劳动者的身份证明;
(2)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证据;
(3)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
(4)其他支持证据。
2.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受理仲裁。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公正 hearing,做出裁决。
3. 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作出后,如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请求支付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图1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在规定的时效内未行使权利的,将丧失了追讨双倍工资的权利。劳动者应当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工资,避免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纠纷。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