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侵犯了肖像权?: 常见肖像权纠纷及法律解决方案》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肖像权的保护范围和形式日益丰富,肖像权纠纷也日益增多。究竟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侵犯肖像权?如何解决肖像权纠纷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侵犯肖像权的情形
1.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活动
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活动,构成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网络传播等行为。此类行为侵犯的客体是肖像权中的使用权,具体表现为未经允许擅自使用他人肖像。
2.恶意毁损、丑化他人肖像
恶意毁损、丑化他人肖像,构成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他人肖像进行恶意毁损、丑化,如故意损毁、篡改他人照片等。此类行为侵犯的客体是肖像权中的名誉权,具体表现为对他人肖像的毁损和丑化。
3.未经当事人同意,制作、使用、传播包含他人肖像的书籍、影片、动画、游戏等
未经当事人同意,制作、使用、传播包含他人肖像的书籍、影片、动画、游戏等,构成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允许制作、使用、传播包含他人肖像的作品。此类行为侵犯的客体是肖像权中的使用权和公共权。
解决肖像权纠纷的法律途径
1.协商解决
《怎么才算侵犯了肖像权?: 常见肖像权纠纷及法律解决方案》 图1
在肖像权纠纷中,应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就侵权行为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矛盾升级。协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充分考虑双方利益,力求达成共识。
2.调解解决
如协商无果,可以寻求调解解决肖像权纠纷。调解机构可以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力求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
3.诉讼解决
如调解无果,可以采取诉讼方式解决肖像权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应充分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行为存在以及侵权人因此行为所取得的利益。
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在我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在肖像权纠纷中,双方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力求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公众也应增强肖像权的保护意识,防止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发生。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