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检查书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将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围绕侵犯肖像权的基本概念、侵权行为类型、损害赔偿以及法律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侵犯肖像权的基本概念
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与隐私权、姓名权等权利共同构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在我国《民法典》中,肖像权主要规定在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他人不得非法使用、制作、提供、出版、传播。”简单来说,未经自然人同意,他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其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的侵权行为类型
侵犯肖像权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未经自然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活动。某商家在未经某自然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该自然人的肖像作为广告宣传,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2. 制作、提供、出版、传播未经自然人同意的肖像作品。某画家未经某自然人同意,擅自创作以该自然人为主题的画作并在市场上销售。
侵犯肖像权检查书 图1
3. 非法使用自然人的肖像权,如擅自将肖像权许可给他人使用。
4. 在互联网上公开自然人的肖像,未经其同意。
5. 其他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行为。
侵犯肖像权的损害赔偿
当自然人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其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金额应当相当于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具体损失的认定,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程度、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或物质损失等因素进行评估。
法律救济措施
在侵犯肖像权的情况下,被侵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救济措施:
1. 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包括删除涉事肖像、赔礼道歉等。
2. 要求侵权人赔偿实际损失。如前所述,损害赔偿的金额应当相当于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
3. 在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侵犯肖像权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自然人的人格尊严,还可能对其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我们应当保持警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应当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众对侵犯肖像权行为的认识,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平正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