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拍照是侵犯肖像权吗?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

作者:眸光似星辰 |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家庭聚会、出游等场合拍摄照片,并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分享。这种行为虽然拉近了亲人之间的感情,但可能会引发关于“拍到家人的照片是否侵犯他人肖像权”的疑问。从法律规定出发,结合实务案例,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肖像权的基本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面部特征享有专有的权利,包括拍摄、使用、许可他人使用等权利。任何未经允许的拍摄或公开他人照片的行为,都可能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

家庭成员之间拍摄照片的法律边界

在家庭内部,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存在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的密切性,拍摄照片通常被视为一种表达亲情的方式。在些情况下,这种行为也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跟家人拍照是侵犯肖像权吗?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 图1

跟家人拍照是侵犯肖像权吗?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 图1

案例分析:张三诉李四侵犯肖像权案

2023年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原告张三是被告李四的儿媳。李四在家庭聚会时拍摄了包含张三面部特征的照片,并将其上传至家族群。张三以李四未经其同意使用照片为由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儿媳与公婆之间虽有法律上的亲属关系,但肖像权作为人身权利,仍需得到本人的同意。根据《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李四的行为构成对张三肖像权的侵害,最终判决李四删除照片并赔礼道歉。

肖像权在家庭中的特殊性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具有特殊的法律关系和情感联结,肖像权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区别对待。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拍摄目的:用于家庭内部欣赏或纪念的照片,与商业用途的照片性质不同。

2. 传播范围:仅限于家庭成员的小圈子分享,并未向公众传播。

3. 权利人意愿:如权利人事后表示反对,则可能构成侵权。

专家观点

天澜律师事务所张翔律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的拍摄行为,应当以取得对方默示同意为原则。如果被拍家庭成员事后对此表示不满,则应当停止相关行为。”

如何避免侵犯家庭成员的肖像权?

为了避免引发法律纠纷,在拍摄和分享家人照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征得同意:特别是当涉及上传至网络或分享给非直系亲属时,应提前取得被拍人的明确同意。

2. 适度处理:即便在家庭内部,也应避免过度拍摄或不当使用他人的照片。

3. 尊重意愿:即使是在亲密关系中,也应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隐私权。

实务中的争议与解决

案例1:未经同意将家人照片用于个人

跟家人拍照是侵犯肖像权吗?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 图2

跟家人拍照是侵犯肖像权吗?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 图2

自媒体运营者在未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父母的照片用于一篇关于“孝道文化”的文章。法院认为,虽然行为源于孝心,但并未取得肖像权人的许可,因此构成侵权。

案例2:未成年子女的肖像权保护

家长拍摄并分享未成年人照片时,需特别注意其年龄和心智发育状况。根据《民法典》千零一十二条,监护人应当维护未成年人的肖像权,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其照片。

与建议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虽然亲密,但仍需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拍摄和分享家人照片时,应始终坚持尊重对方的权利和意愿。通过明确沟通和妥善处理,既能维系亲情,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在此提醒广大网友,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便利的也要注意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做到既不侵犯他人权益,又能发挥社交平台的积极作用。如遇到相关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免因小事引发更大的麻烦。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