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侵犯自己肖像权如何判定:法律知识与维权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肖像权。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肖像权被侵犯的现象层出不穷。当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判定侵权行为并维权呢?从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两个方面,为大家解答这一问题。
法律知识
(一)肖像权的含义和内容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image.jpg第1016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
肖像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再现权:即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
《别人侵犯自己肖像权如何判定:法律知识与维权途径》 图1
2. 使用权:即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
3. 排斥他人侵害权:即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他人不得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否则构成侵权行为。
(二)肖像权受到侵犯的表现和责任
1. 表现:肖像权受到侵犯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的情况下。具体表现如下:
(1) 在网络平台上擅自发布、传播自己的肖像图片。
(2) 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制作、使用自己的肖像形象。
(3) 擅用他人肖像作为商业广告、广告代言等。
2. 责任:侵犯他人肖像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image.jpg第1016条的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维权途径
(一)协商
当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应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协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避免纠纷的扩大。在协商过程中,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协商无果,再考虑采取其他维权措施。
(二)诉讼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如能证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构成侵权,则可依法判决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申请仲裁
在诉讼过程中,也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指由仲裁机构根据双方的共同意愿,对争议进行调解并作出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程序简便、效率较高、费用较低等优点。如双方在仲裁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机构,则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申请调解
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也可以申请调解。调解是指在调解人的主持下,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调解具有程序简便、效率较高、费用较低等优点。如双方同意接受调解,则可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在他人侵犯自己肖像权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维权。也应加强对肖像权的保护,提高法律意识,避免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公正、健康的社会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